“5G+工业互联网”驶入规模化赛道
2024-08-10 20:20:16
尊龙凯时官方入口近日,观众在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创新成果展上参观。 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摄
我国5G+工业互联网项目已达到8000个,覆盖工业的全部41个大类,5G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占比超过60%。与此同时,运营商5G基站采购价格比5G+工业互联网发展初期下降53%,5G关键部件成本下降90%……这是记者从日前召开的“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了解到的数据。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在会上表示,将开展产业链协同攻关,推进工业互联网与工业软件、工控系统等重点产品体系化突破,构建“5G+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发挥5G领先优势,加快工业级5G产品研发推广,积极培育新兴独角兽企业和领军企业。
会上展示了一系列生动应用场景,表明我国5G+工业互联网已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在中国联通展台,记者看到,通过个性化定制商城下单,数据马上传输到工厂的中控系统,系统即刻安排生产,一双鞋最快只要2小时就可以生产出来。
“5G已经从生产现场监测、厂区智能物流等外围辅助环节,深入远程设备操控、设备协同作业等核心控制环节。”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一级巡视员王鹏说。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鲁春丛介绍,工业和信息化部接续实施三年行动计划,连续六年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遴选5批近600个试点示范项目,支持创建了8个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和6个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和城市试点工作,分别遴选了98个公共服务平台和30个试点城市。
工业互联网产业基础不断完善。工业以太网、边缘计算、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工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加快。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应用带动工业芯片、工业模组、智能终端等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建成5G行业虚拟专网超过2万个。标识解析体系上线家“双跨”平台,重点平台工业产业设备连接数近9000万台(套)。
产业生态日益壮大。多家龙头企业设立工业互联网科研部门,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生态建设成效初显,有效助力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初步构建,百余所院校增设工业互联网相关专业。
“总的来看,政策环境持续向好,‘点线面’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多地出台细化支持政策。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工业专网量质双升,形成‘以建促用、以用带建’的良好局面。行业应用向纵深拓展,5G工厂成效明显,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赋能。产业供给质效稳步提升,终端定制化能力增强,标准和专利研制加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说。
“5G+工业互联网正成为实现工业数字化的重要手段,也是落实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关键路径。为此,要推动工业装备数字化、工业网络全连接、工业软件云化和工业数据价值化。充分发挥包括5G+工业互联网在内的数字技术的创新优势,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华为公司轮值董事长胡厚崑说。
浪潮集团执行总裁、总工程师肖雪认为,5G技术赋能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场景拉动5G。5G是业务级、专业性连接,工业互联网面对实际场景,需要把握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互联网相融互促的发展趋势,加速数实融合。5G+工业互联网面向特定行业、场景,提供现场及混合组网能力,夯实云网边端一体化协同的工业数字基础设施,服务实体经济。
比如,浪潮云洲携手冠星陶瓷,打造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工业装备数字产业链升级示范应用”。肖雪认为,冠星陶瓷案例最大的价值就是在互联网行业当中,浪潮云洲直接面对生产制造场景进行突破,依托互联网平台支撑人机共融的制造模式,变革技术要素、市场要素配置方式。通过浪潮云洲赋能,冠星陶瓷装备故障率降低5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陈忠岳介绍,中国联通基于遍布全国的算网资源、海量联接管理能力,打造了格物Unilink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钢铁、矿山、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
5G+工业互联网正加速赋能千行百业。“工业互联网应用范围实现工业大类全覆盖,建成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近万家。”鲁春丛介绍,全国5G+工业互联网项目数超8000个,形成协同研发设计、远程设备操控、无人智能巡检等20个典型场景。工业元宇宙持续拓展,人工智能与工业融合应用不断深化,催生了增强数字设计、人机协同制造等应用场景。
要促进5G+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还需解决诸多难题。“我国制造业体量大、门类多。工业互联网需要和行业工艺、知识、经验紧密结合,这蕴含着企业核心技术和能力,复杂性高、难度大,难以用一个药方治百病,决定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鲁春丛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桂卫华认为,推广工业互联网技术一定要和企业的问题对应起来,立足于为企业解决问题、带来效益,这需要智能化与工业的深度融合。
肖雪表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用不起、不敢用、不会用”的突出问题,需要更多轻量化、低成本、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
“工业设备联网率低仍然是制约工业数字化发展的核心因素。工业企业始终需要移动性更好、确定性更高、时延更低、带宽更大的网络能力。此外,传统工业软件存在架构老化、本地化部署、开发成本高与周期长等难题。”胡厚崑说。
金壮龙透露,要稳步推进“5G+工业互联网”专网建设,扩大工业感知网络覆盖,打造海量物联接入能力。分行业制定规模应用融合指南,开展5G工厂“百千万”行动和标识解析体系“贯通”行动,发挥龙头企业牵引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我们将制定出台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聚焦网络、平台、安全、标识、数据五大功能体系,打造‘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加强部省联动、政策协同,探索建设一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金壮龙说。(黄 鑫 董庆森)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车静团队将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发现的棱蜥新种命名为招龙棱蜥(Tropidophorus vongx),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动物分类学期刊《动物分类学》(Zootaxa)。
小提琴独奏曲《行路难》是一首“无心插柳”之作,也是足以载入中国乐坛史册的曲谱。
8月7日,记者从中国海油获悉,在海南岛东南海域发现的陵水36-1气田新增探明储量顺利通过国家有关部门评审备案,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1000亿立方米,为全球首个超深水超浅层大型气田,勘探过程中实现了海洋油气勘探理论领域的创新,填补了全球技术空白。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有针对性部署实施16项重点任务,其中“双碳”标准重点任务8项、“双碳”计量重点任务8项。
“安全认知,日见清晰;安全研究,路阻且长;安全行业,大有可为;紧跟创新,保障发展……”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二届互联网安全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世忠的一番总结,折射了AI(人工智能)时代安全大模型行业的发展现状。
8月6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的《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公布。对于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攻坚行动,上述负责人解释,目前,在运跨省区输电通道主要输送煤电、水电等传统电力,新能源电量占比较低。
记者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近日,我国多地出现高温天气,用电需求持续攀升。7月31日,由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6座梯级水电站构成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顶峰保供,高峰出力超过7000万千瓦,创历史新高。
记者7日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电子系方璐教授课题组与自动化系戴琼海教授课题组在智能光芯片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与现有训练范式不同,我们摒弃了反向传播,另辟蹊径,构建了光神经网络的对称传播模型,仅用光学系统的前向传播即可实现高效高精度光训练。
未来产业发展更加基于科学突破,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等科学正在开辟、引领新产业方向;产业前沿技术交叉融合更加迅速,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智能制造深度融合;产业发展更加依赖新型基础设施,颠覆性技术创新一旦获得成功,就能迅速发展成为通用基础技术,快速重塑市场竞争格局。
科技兴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学习领会全会精神,要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以改革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台风过境时,沿海港口和航道是重点受影响区,需加强对港口码头、航道及航道设施的安全监管。
雄安站是近些年铁路客站中首例建成的拉开站场,在站房中心位置形成光廊。雄安站对各系统设备进行统筹,首次结合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设置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大型枢纽客站能耗管控。
北京时间8月6日14时4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千帆极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年8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国家卫生健康委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
机器人作业,离不开人工精准操控。上升、平移、张爪、安装……半空中,机器人的“手臂”和“手爪”在高压线上轻快地“舞动”。
当今世界面临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短缺等挑战,如何把二氧化碳转化成对人类有意义且有市场价值的物质?人工合成淀粉项目便是其中一个尝试。
随着全球对绿色能源需求的增长,太阳能光伏技术正迅速发展,其中,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高效率和低成本而备受关注,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下一代光伏技术”。
对于医学院校而言,要在健康中国建设的背景下,加强新医科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增强系统观念和前瞻思维,把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的要求下,学科交叉研究成为促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举措。
在众多锂电池阳极材料中,锂金属阳极因其具有最高的理论比容量和低电化学电位而受到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