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崇川:“科技红娘”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加速走向“应用场”
2024-09-17 12:32:04
尊龙凯时官方入口“沉睡”的科技成果找到市场需求和产业化机会,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加速走向“应用场”。
“我公司已与相关院校签订了百万元的技术开发合同,制约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核心技术难题将迎刃而解。”天生港镇街道辖区内江苏政田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激动地说。
江苏政田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绞车,零配件,液压动力机械制造等业务的公司,去年应税销售10.2亿元,该公司注重党建工作,在街道高质量党建引领下,构建了”党建+N”工作小组,成立了技术优化提升、降本增效等党员工作小组,不断引领开拓创新推动企业提质增效。针对克令吊、船用锚绞机、舵机等设备体积大、安全性能要求高,不适合进行实际生产验证等限制,技术优化提升党小组于2021年9月与南通理工学院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书,针对现有产品进行三维建模、动画仿真和有限元分析,对产品进行结构设计优化,为实际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项目的研发有效推动了三维建模技术在船用装备领域的应用,提升了产品的收益率,助力公司整体销售收入的增长,促进公司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党建引领企业创新进一步彰显。
天生港镇街道紧紧围绕产业聚集发展目标,深化产教融合机制,加快对接高校,引进高端产业人才队伍,做好产业领军人才、关键技术研发团队的服务保障。组建协同创新联盟,打通基础科学研究、前沿技术创新、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各环节,加快把辖区新材料产业发展壮大为新支柱产业。
“文俊村社区五组这一片原来是近百亩的闲置地块,其中翻耕宅基地占比达70%,优质土少,耕种产能低。因大麦耐贫瘠性强,魏亚凤主任因地制宜,将其实验室团队研究特色青元麦品种‘通0612’种植在这片土地上,去年元麦收获颇丰。”幸福街道文俊村社区书记马锋介绍说。据了解,魏亚凤还指导文俊村社区将种植的元麦加工成“冷蒸”、“元麦粉”、“元麦米”等产品,以拓宽销路,为科技成果找到市场需求和产业化机会,为文俊村社区的乡村振兴源源不断地输入科技力量。
魏亚凤是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资源与环境研究室副主任,也是南通市崇川区第二届人大代表,江苏省科技特派员,长期从事耕作栽培及科技推广工作。除了为文俊村社区提供元麦种植技术指导,魏亚凤还经常去社区开展农业科普讲座。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着力培养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高端专业技术人才,架设农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三农的“高速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加速实现产业化,聚焦农业园区建设、村级合作社发展、乡村三产融合等方面,积极开展科技服务送乡村工作为乡村振兴持续赋能。
“南通·中关村信息谷”项目,是北京中关村信息谷与崇川经济开发区共同打造的长三角新型科创园。如果把中关村信息谷比作“鸟巢”,那么它不仅实现了招凰引凤,还孵化出一个个产业“金蛋”。截至目前,园区已签约入驻数字软信、科创类企业139家。未来,这里将聚集500家以上的信息软件企业,在南通构筑“类中关村”创新生态体系,形成长三角标杆示范科技高地。
“中关村不仅为我们提供优美的办公环境,还给我们对接了很多客户资源。”在中关村信息谷的办公楼内,江苏迈鼎科技的工作人员,正在研发最新的计算机及手机应用软件。这家成立于2012年的企业,主要为智慧城市及工业互联网“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及软件支撑服务,公司90%的员工都是专业技术人才,已取得50多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项国家发明专利。公司业绩的快速成长,离不开南通·中关村信息谷的一系列政策扶持。
园区已落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通研究院、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南通分中心等省级实验室平台和技术成果转化中心,为企业技术研发和孵化提供全方位保障,加快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
如何打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转化之路?崇川区主动作为、精准对接,通过“科技红娘”在政策解读、融资对接、专利咨询和申请、产品市场推广等方面提供全链条服务,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增加双方的黏合度,切实提高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率,为南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作者:陈凯雯、李玮、施文娣、周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