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 开辟产业攀升新赛道
2024-10-17 10:03:17
在位于东海之滨的上海鲜花港内,一座全球领先的全自动花卉智能温室正全天候运行。全新的智能操控设备,流水线式的作业模式,就像置身于工业领域的智能工厂。一排排可移动的苗床上,基地自主研发的红掌精神十足,在市场上很受青睐。
10月16日,光明食品集团2024年创新发展大会在此召开,进一步吹响向科技进军的号角。作为上海超大城市主副食品供应底板,集团始终坚持创新驱动,着力构建“产业+服务”融合共生生态圈。大会以“品质光明创新光明”为主题,展示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最新成果,并在会上发布一系列重磅举措,引导品质创新资源有效配置,加快转化为实际产品或服务,真正释放原动力。
“光明的创新要立于时代潮头,坚持‘根植于初衷,出众于创新,执着于质量,传播于故事’,保持定力、激发活力、持续努力、精准发力,找到适配各企业创新发展之路,让创新成为光明的核心竞争力。”光明食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是明芳表示。
“光明就是品牌、就是质量”,这要求集团始终坚守益民初心,深化改革创新,强化品牌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
多年来,光明积极搭建创新平台与资源,目前已形成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8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技术中心、4家工程中心、3家工作站,组成1231人在内的科技活动创新人才队伍,助力提升产业发展能力。
尊龙凯时人生就博官网登录
本次大会上,光明食品品质研究院现场揭牌,预示着集团将深化产业与品牌融合发展,推动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集团下属有多家检测机构,分散在不同板块,需要加强统筹,全体系全架构发展,有效支撑集团产业与品牌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核爆点’。”光明食品集团相关负责人坦言。
光明食品品质研究院这一开放式研发平台,将实现对内、对外网络链接,共享资源与数据,开展共性实验、检测与技术攻关,并且赋能研发情报咨询,拓展前瞻性、基础性领域研究,丰富技术储备与数据积累,培育创新策源能力,集中知识产权管理、应用场景对接、成果展示与商业转化,为企业发展注入创新动力。
构建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同样需要多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集团及各二级子公司与高校、医院及企业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创新生态圈协议,包括与复旦大学开展战略合作,围绕国家和上海市战略布局,共同承担国家和上海市乡村振兴重大课题,根据各自优势,在营养健康、生物育种、智慧农业、生态环保等重要领域,联合展开关键技术攻关;与上海农科院园艺所、作物所等开展花卉种源、蔬菜育种及品种推广应用等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共同打造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教育与研究平台。
“我们将紧扣产业发展周期,重塑运作体系,促进资源化学融合,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实施,实现光明品质从量变到质变。”该名负责人表示。
光明乳业深挖白牛奶里的“黑科技”,活性蛋白巴氏杀菌ESL乳加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颁发的科学技术奖励特等奖;上海水产集团探索“产业外扩、产品回国”模式创新,海外ALBO新工厂投入运营,设计产能可达一亿罐……一个个实践案例,彰显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力量。
“我们紧密围绕七大创新工程,结合创新平台、成果转化、项目组织等集团创新体系建设,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重点板块形成了创新成果,部分产业积蓄了创新势能。”光明食品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徐子瑛介绍。
从产业链的源头出发,围绕种业创新工程这一重大命题,集团将育种工作与农作物、动物的市场推广和产业布局相结合,推进生物育种领域的能力提升与引领示范。
农发集团建成上海市农作物新品种体验示范基地,总面积1200亩,具备1000个农作物新品种试验,以及100个农作物新品种展示能力,目前已开展20余个新品种试验,“杂交粳稻申恢26系列新品种选育与应用”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持续推进牧场核心群建设,光明牧业入选“国家畜禽种业阵型企业”,获得了农业农村部“南方奶牛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称号;上花集团成立花卉种业产业研究中心,组建花卉产业专家委员会,增强花卉种业研发力量,保持郁金香在上海市场的领先地位。
在农业生产端,光明持续探索农业数字化、绿色化应用场景,如农发集团建立立体监测体系,示范区人均管理面积达到1000亩,管理人效提高50%;上海农场加快推进渔业养殖数字化,实现物联网监测覆盖面积2.2万亩;崇明农场入选上海市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创建名单等。
产业势能最终要在终端落地显现。光明食品集团坚定融入上海城市功能,提升供应链布局,探索“产业+服务”融合共生生态圈,构建光明城市服务生态体系。
城市服务集团围绕大消费、新零售和食品加工等领域,社区食堂门店、高校智慧餐饮示范点相继开业运营,实现从传统便利店向便利店的升级转型。光明城市厨房水城路555号社区食堂示范门店开业以来,门店综合复购率达到25%,日均服务超过1000人次,为周边居民提供全程高品质餐饮服务,打造多功能社交空间。
当前,围绕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各行业正形成新的增长极,通过技术突破、要素创新配置、产业深度转型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推动着发展方式、生产方式变革,促进综合竞争力跃升。
光明长期注重创新投入,重点产业板块的科技活动经费保持稳定增长。基于自身实际需求,未来将重点聚焦高蛋白、现代种业、服务融合、创新体系等四大创新工程,优化资源配置,引导创新成果转化向产业与市场聚集与靠拢。
比如高蛋白产业,集团持续重点发力,提升高蛋白产品的比重和市场份额,形成具有行业领导力的高蛋白产业集群。
进一步利用平台技术优势,开展复合发酵剂研创与特色发酵乳产业化、现代乳业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等创新项目;光明肉业将通过产学研合作,补齐生猪种源领域的短板,实现产业链全面升级;水产集团的目标是继续保持金枪鱼捕捞行业领先地位,形成欧洲、中西太平洋和国内加工厂等互联互补的加工产业群。
在本次大会上,关于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和光明母港农业创新集成示范区概念也共同发布,为集团主责主业进一步明确方向。
“2023年,集团农业总产值占上海市30.6%。”徐子瑛介绍,在政策支持、市场需要和科技创新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集团将遵循“长期抓育种,中期抓推广,短期抓布局”总体思路,加快创新驱动、改善设施设备、优化全链布局,夯实主副食品保障供应底板。
建设农业科技先行示范正是举措之一。光明规划建设4平方公里光明母港农业创新集成示范区,建立“高水平现代农业、高品质市民体验”的双高示范区,区域高质量推进“生产循环”“产业融合”“区域协同”的光明食品集团“四高”产业集群。
据介绍,示范区将与高校科研院所主动对接,引入技术团队,培育形成创新示范产业生态。同时,联合南京农业大学等相关主体,打造长三角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
“我们将持续落实创新使命责任,优化创新机制体系,营造创新氛围,不断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努力让创新成为未来光明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和增长极。”徐子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