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看好中国发展前景
2024-10-07 16:29:46
昨日,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峰会在广州拉开帷幕。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钰舜 摄
如何在当前的挑战中保持坚韧?如何在愈加多变的市场中获得稳定发展?如何以创新驱动增长,引领企业和社会走向更加繁荣和可持续的未来?9月26日,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峰会在广州拉开帷幕。
会上,各界商业领袖共同探讨,聚焦“韧性与创新:为持续繁荣铺路”,围绕智能商业、可持续发展、能源、现代医疗、供应链、低空经济、企业出海等议题展开讨论。
变局之变,亦是机遇之机。在峰会上,首席经济学家们均提及了近期中国推出的新一轮刺激政策,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支持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等,市场情绪明显回暖,而这对企业来说也是机遇所在。
知往鉴今。上榜《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的都是全球收入最高的一系列公司,而今年是500强企业盈利最高的一年,总收入接近3万亿美元。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反而体现了这些企业的韧性和在寻找新增长极方面的敏锐度。在这之中,跨国企业的做法也值得借鉴。跨国公司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跨国公司也在规划更新它们的中国战略,而持续深化本土化战略是这些跨国公司的共同选择。
GE航空航天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向伟明表示,在员工、生产、采购、合作伙伴方面均已本地化,单是每年从中国采购的零配件就已达到5亿美元。美敦力全球高级副总裁、执行委员会成员、大中华区总裁顾宇韶认为,全价值链的布局是很多长期看好中国市场外资企业的持续战略,在研发、生产、培训、风险投资基金等方面的全产业链布局不光是提升自有竞争力的一种战略,对行业的能力提升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通过与本土企业,特别是行业领头企业的共创,跨国企业在中国寻找到了更多机会,在霍尼韦尔智能工业科技集团副总裁兼中国总经理柴小舟看来,智能制造的升级以及低碳可持续发展这两大方向潜力巨大,未来会投入很多的资源与人力。
跨国企业在中国“奔流入海”,中国企业也在全球视野下重新定位自己,加速“出海”步伐成为大势所趋。
在“中东‘指南’:以创新驱动的国际产业合作”的研讨会中,一场聚焦全球投资热土——中东地区的探讨热烈开展。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与国际合作的深化,中国企业正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加速“出海”,在这背后也显现了中国企业的最新战略和行动思路。
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王福铸表示,广州工控集团一直在推进国际化业务的拓展,步伐稳健。在“走出去”方面,主要聚焦于国际供应链的深度整合与价值提升,包括围绕集团核心产业布局,构建并优化国际供应链体系,向上游延伸以强化资源控制,形成稳定供应源,同时在全球范围内拓展销售网络,利用商业渠道优势开展创新业务。研讨会现场,嘉宾们认为中东市场虽然潜力巨大,但要考虑政治与经济风险,包括了解当地法律法规和市场准入门槛、当地文化、供应链和物流体系、当地员工团队组建等,不仅要“走出去”,更重要的是要“走进去”。和跨国公司的本土化战略一样,中国企业“出海”之路在推进过程中也要持续“本土化”。
“中国企业‘出海’,首先要尊重当地的法规、规章制度,第二是遵守当地的文化习俗,第三是要为当地的税收,还有就业创造机会,第四是要注重环保,才能保持可持续的发展。”向伟明建议。
当前,从企业到金融业等,都在积极拥抱AI等新技术,以推动更高质量的发展。“人工智能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内部效率,还可以拓展外部的可能性。”可口可乐高管吉路克表示,企业利用AI技术,与消费者进行互动,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和体验,例如通过了解消费者趋势,从而研发推出了一款限量版可乐,其中一半的配方都是AI提供的。他认为,拥抱新技术是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帝亚吉欧中国总经理任远提到,技术可以大大提升企业的效率,但同时也需要保持对未知的敬畏。“酒是一种连接人与人的产品,在创新场景和产品时,需要将情感的连接融入其中。”任远说。
科技金融是金融机构发力的“五篇大文章”之一,谈及金融科技的创新时,花旗中国总裁、花旗银行(中国)行长陆烜表示,金融机构对AI等新技术的应用相对谨慎,但这是未来不可避免的发展方向。AI可以在一些重复性的工作中发挥作用,提升服务效率。
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中国区金融机构咨询业务负责人周宁人提到,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还有发展空间。银行业的数字化不仅仅是将流程搬到线上,更需要在经营模式、管理模式和管理工具的数字化方面取得突破,实现从C端到B端的飞跃,包括生成式AI在内的新技术,都需要更多的机构参与和底层基础设施的支撑。
对于技术升级,广东省广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志平也提到,传统产业如何培育出新质生产力,是一个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他提出,要“让老树发新枝”,通过数字化改造和科技创新,提升传统产业的质量、绿色、创新和含金量。
“企业计划向科技化转型,向国际化转型。”会上,杭州市实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钮健表示,在科技化转型方面,将布局纳米材料、低空经济、算力平台等领域;在国际化布局方面,将通过大宗贸易、科技创新、海外项目等,打通海内外科创资源和产业资源。
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石安告诉记者,中国更多是扮演全球工厂的概念,但今天当供给远远大于需求的时候,新的需求如何创造出来,就要进一步思考新的需求从何而来。因此,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链主,罗克韦尔自动化在不断汇聚跨界的生态合作伙伴,聚焦解决产业以及社会问题,比如帮助企业解决碳中和问题、粮食安全问题、电子废料的回收问题、垃圾处理问题,甚至包括民营企业的传承接班问题、全球化的问题等。
所有议题背后,都有一个共同追求——通过科技的力量改善人类生活。如何同时兼顾人文价值和社会责任?从医疗器械到能源新秩序,从AI到制造业的发展,峰会上,众多议题都是科技与人文交织的产物,共同塑造着未来生活的无限可能。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整体提高,对健康提出了更高诉求,在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下,当前国内对健康产业的需求,对创新药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这几年创新生物制药生态系统也在不断形成,因此从供需两方面来说,我国的健康产业发展都有很强的动力”,百时美施贵宝副总裁、中国及亚洲区域市场总经理、中国区总裁陈思渊会上表示,现在他们已经用到很多人工智能来进行新药筛选、分子筛选,包括制药流程的优化,人工智能已经能够很好地提高生产效率。此外,在后续临床试验领域人工智能也能够很好地得到应用,在商业化领域他们也尝试用人工智能去更准确、快速去描绘客户画像和患者画像,使得一款新药上市的时候能够更准确去找到适用的患者,让更多人得到精准、个性化的治疗。
此外,随着能源行业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转型。面向未来,如何构建安全稳固、可持续的能源发展体系,值得思考和关注。如何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同时,去平衡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与低碳绿色转型之间的需求?会上,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孙大陆表示,面对能源转型,中海油一方面从源头上努力实现低碳的供应安排,也就是努力增加天然气的产量,特别是发挥LNG进口的贡献,来增加更多的低碳天然气能源的供应安排。在这一过程中,中海油也会通过节能降耗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在末端,中海油则通过固碳的手段来进一步固碳、减碳、去碳,那就是通常所说的CCS、CCUS等项目的实施。
除了能源,低空经济也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板块。“2014年,第一代农业无人机8公斤载重,一次起飞大概能够喷10亩地,当年售价要20万元一台。如今10年过去,目前最主流款型P150是70公斤载重,有播撒、喷洒、航测以及农田运输四大功能,一次起飞50亩地作业规模,这款飞机现在只要4万元”,在极飞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高级副总裁龚槚钦看来,技术进步不仅仅是说尖端技术的应用,其实更多是在完成了整个产业链的整合,包括规模化,现在十几万架飞机每天在全世界60多个国家运行,每天起降200多万架次,由此还带来农田数字化。“农业无人机其实已经慢慢从一个单一的农业生产工具变成了一个将农业生产数字化这样一个媒介。”他表示。
尊龙凯时公司官网
历次工业革命和每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技成果,都带来了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当前,制造业正站在一个历史性的分水岭。怎么跨越,怎么选择?对此,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景广军表示,每一轮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每一轮科技的革命或者带来的变革,“这一轮科技革命如果要找一个核心,我想一定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或者相关联的技术群”,他表示,人工智能从学界来说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实际上也是一直不断去迭代、不断去突破的一个课题方向,目前来看,在制造业,在实业领域得到了更广和更深的应用,目前它的价值也正得到显现。
广州的发展韧性之强,从过去30年平稳的经济增长速率中可见一斑。据介绍,今年以来,广州的一些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以及有竞争力企业的投入和机会仍在强劲增长,包括生物医药、新能源、医疗器械、电子信息等产业到三季度的增长速度仍然保持在10%以上。
峰会现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兴亚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这个部署非常具有前瞻性。“我国为支持和帮助新能源汽车发展做了很多工作,也出台了很多政策,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得以快速发展加速到来”,冯兴亚认为,如何保证汽车行业合理多种能源结构的车型存在,使汽车行业健康发展,实际上是国家层面、行业层面都在讨论的一个话题。
另一家广州国企广州建筑集团,近几年实现稳步增长,会上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湖清表示,早在2018年时,广州建筑集团就敏锐地察觉到了市场的细微变化,预见到了工程建设行业发展即将进入“淘汰赛”阶段,因此提出了打好“广州市场领土保卫战”和“区域市场攻坚战”的发展策略,逐步形成了“立足湾区、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市场格局。
据介绍,一方面,广州建筑在广州11个行政区都落地了拥有一级资质的区域公司,并积极投入城市更新,成为7家市级做地主体之一,目前承接的广州做地项目规模超1400亿元。通过努力,牢牢守住了广州基本盘。另一方面,广州建筑在广东省21个地市、全国多个省份成立了近70家区域公司,构建了覆盖全国的6大区域总部,市场布局已延伸至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常年保持2100多个在建项目。
除了本土企业扎根生长,对于广州的营商环境,外商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广州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全球招商总监贺励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广州不仅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更是一个创新和人才汇聚的中心。贺励平强调了广州强大的基础设施,以及其与东南亚国家建立联系的便利性。据介绍,他本人在广州居住了11年,对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感情,并认为广州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他大力鼓励还未体验过广州生活和营商环境的人亲自来此探索。
一家教育培训公司BurkinaEdu的总经理、来自布基纳法索的NathanaelCoulibaly,他对广州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广州是中国最好的城市之一,不仅为有意在中国进行贸易或投资的人士提供了资金支持,还拥有众多大学和学习先进科技的机会。Coulibaly表示,这些资源对他的学生们极为有益,他们可以在广州接受教育,然后回国为非洲的发展作出贡献。
金融机构对AI等新技术的应用相对谨慎,但这是未来不可避免的发展方向。AI可以在一些重复性的工作中发挥作用,提升服务效率。
智能制造的升级以及低碳可持续发展这两大方向潜力巨大,未来会投入很多的资源与人力。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这个部署非常具有前瞻性。